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湖北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名单,向福教授牵头组织申报的生物实验教学教研室成功入选。
附:生物实验教学教研室介绍
1. 生物实验教学教研室基本情况
生物实验教学教研室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我校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整合中心实验员、实验教师成立了生物实验教学教研室,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教学改革。经过7年的建设和发展,教研室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先后制定了《实验教学规范》《学生课程实验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和器材管理细则》《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环境保护》等工作规范、物质管理、实验教学、安全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范管理,有效支撑了bwin必赢本科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
教研室按照“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与理论教学既有机衔接又相对独立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即基础型、综合型、研究探索型三个层次实验课程和大学生创业能力训练的“3+1”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教研室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依据课程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关系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2018年以来,制定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和“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含实验)与实验课程三类课程教学大纲格式模板”,对课程目标,及支持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要求。例如《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均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研室构建了“课程实验-专业认知与劳动实践-野外综合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为一体的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实施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小班化、参与式、小组研讨式、导师制教学,重在做中学,在体验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强化自我学习意识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研室注重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实验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将各专业必修课程全部列入省级、校级和院级课程建设规划,形成省级、校级和院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的共享信息技术资源和学院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鼓励和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以开放实验、大创项目、科研助手、自由探索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专业技能训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安全建设
基于学校、学院两个层级的“三员三查三评”+校领导专项调研的质量监控体系(即“三三三+”质量监控体系),从领导听课、教学规范、教学秩序、教学改革、教学常规检查、学生信息反馈、学生评教、同行评教、试卷专项检查、实习实验专项检查、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课堂教学实时监测、学业预警、学业指导、年度教学目标考核等方面,通过适时反馈、定期反馈和年度总结反馈三种闭环系统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校正,确保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以及实验教学的正常实施,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教研室配合中心成立了实验实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书记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为成员,全面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安全工作,并就实验室安全教学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如凡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干燥箱(烘箱)原则上一律就地停用、封存,在用干燥箱(烘箱)一律于工作时间内使用,严禁无人看管使用,严禁通宵使用。凡使用年限超过7年的高压灭菌锅一律就地停用、封存;整理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及操作误区,张贴于设备机体显著位置,明确安全责任人员,实行挂牌管理;各实验员、团队实验室负责人要从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要求,使用操作规范培训、操作安全讲解等方式,积极宣讲实验室安全常识;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全面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
2019年以来,建成全省现场教学案例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
3.“3+1”实验教学模式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教研室按照“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与理论教学既有机衔接又相对独立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即基础型、综合型、研究探索型三个层次实验课程和大学生创业能力训练的“3+1”模式。
——基础型实验旨在系统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实验按技术模块设置。
——综合型实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培植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综合型实验按照学科体系分别围绕某一研究领域或方向组织模块。
——研究探索型实验教学突出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师科研、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验室选题或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等形式开展的科学研究创新实验。
——大学生创业能力训练体系:以校内实训实验室为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创业者行动计划”。通过创业实践,增强大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
通过这种模式,教研室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啤酒创业实训”已成为我校大学生创业训练的品牌特色,多次受到各级媒体的报道,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为促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和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养成训练,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业意识,教研室于2017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类项目,按3-5人一组申报,实行所有专业学生全覆盖,集中评审,每项资助经费1000-3000元不等,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为期4周的“创新项目训练”实践环节,配套执行项目。2017年以来,教研室共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0项,投入学科经费53万元,科教融合效果显著,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4项。